- 康建东;
通过正交实验设计,改变负载贵金属焙烧温度、贵金属含量和铂钯质量比,采用浆料涂覆法和浸渍法制备了含有稀土元素涂层的铂、钯贵金属整体式催化剂。借助于BET和SEM分析方法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在常压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中,用乏风瓦斯系统地考察了上述3种制备条件下的催化剂性能,以及空速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负载贵金属焙烧温度750℃,贵金属含量1.41 kg/m3,铂钯质量比6∶1。在空速为40 000 h-1、反应温度为450℃条件下,乏风中甲烷转化率可达98.9%。
2016年06期 v.43;No.230 1-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田坤云;张瑞林;崔学锋;
为了研究好氧型甲烷氧化菌对风流中甲烷的降解效能,分离纯化出可以甲烷为唯一碳源的好氧型耗甲烷菌株,设计出一种模拟巷道风流中甲烷降解实验装置,实现了对不同甲烷浓度、不同风流量、不同菌液体积的调控。实验结果表明:在保持风流量为200 m L/min、菌液体积为200 m L的条件下,甲烷浓度越高,越有利于甲烷的降解;在菌液体积为200 m L、甲烷浓度为50%的条件下,风流量从400 m L/min减到200 m L/min,最低甲烷浓度由42%下降到33%;在保持风流量为200 m L/min、甲烷浓度为30%的条件下,菌液量越多,越有利于甲烷的降解。
2016年06期 v.43;No.230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邹常富;
在分析喷雾降尘效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喷雾压力、喷雾密度、雾粒粒径等影响喷雾降尘效果的关键因素,并结合东林煤矿3604综采工作面产尘特点和风速条件,通过合理布置喷雾降尘系统,优化设计喷雾参数,使采煤机司机位置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均达93%以上,工作面作业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2016年06期 v.43;No.230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赵宝峰;
为了定量研究上行开采条件下单一煤层和多煤层开采的覆岩破坏规律,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别对麦垛山煤矿仅开采6煤和先开采6煤后开采2煤两种情况下覆岩破坏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仅开采6煤时,弯曲下沉带主要发育在地表以下491.02 m,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为51.70 m,地表下沉值为94.00 mm;先开采6煤后开采2煤时,弯曲下沉带主要发育在地表以下380.00 m,6煤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为59.00 m,地表下沉值为375.00 mm。上行开采对于下部煤层6煤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影响不大,由于上部煤层2煤导水裂缝带的发育,导致弯曲下沉带范围缩小,地表下沉值由于上部煤层2煤的开采而显著增大。
2016年06期 v.43;No.230 13-1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刘红旗;刘建庄;李建民;耿清友;马宁;李智;
为了解远程卸压开采中的瓦斯抽采特征及裂隙演化过程,以朱集矿首采工作面综合抽采为例,对比分析了各措施抽采参数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留巷埋管和地面钻井抽采瓦斯浓度较高,穿层钻孔因顶板运动可能造成钻孔错断,尚不能准确实现远程定点抽采,各孔瓦斯抽采纯量和浓度差异较大,在钻孔布位和维护方面仍有较大的优化空间。运用UDEC软件模拟了采动裂隙的演化进程,模拟结果与瓦斯抽采参数的监测结果和来压规律较为吻合,可辅助查明留巷内穿层钻孔的损毁原因。
2016年06期 v.43;No.230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秦江涛;陈玉涛;
针对白皎煤矿突出煤层构造应力高、透气性系数低、瓦斯抽采效果差等问题,在238底板瓦斯抽采巷对B4煤层采用了水力割缝和压裂联合增透技术,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相比水力压裂技术和普通抽采技术提高了煤层透气性,瓦斯抽采纯量较水力压裂钻孔提高了1.33倍,瓦斯体积分数是普通抽采钻孔的2.76倍,联合增透钻孔汇总瓦斯体积分数保持在30%以上且无衰减,具有良好的抽采效果。
2016年06期 v.43;No.230 29-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柯小玲;冯敏;刁凤琴;
根据煤矿区生态安全的现状及主要问题,以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作为框架,选取27个测量指标,建立了煤矿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群决策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分别确定主客观权重,再将两者集结的综合权重作为模型各层因素的权重,最后利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完成模型评价工作。选取郑州某煤矿为实证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访谈,并运用PSR模型和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生态安全评价,得出其生态安全等级为"v3"(一般)级别。研究结果可为政府部门和矿区管理者改善矿区生态安全状况提供参考。
2016年06期 v.43;No.230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戎虎仁;白海波;王海龙;王子河;王占盛;张波;曹海云;
针对不连沟煤矿F6204巷道底板滞后性阶段涌水现象,分析了涌水水量、水质随时间的变化特征,探测底板采动破坏深度,揭示了底板涌水通道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底板涌水量随时间延长呈现出由渗水—涌水激增—涌水衰减的渐变过程,涌水水质随时间延长由砂岩水向砂岩—老空混合水变化;涌水通道由F6203工作面、F6204巷道底板扰动形成的垂向通道和砂岩孔隙—裂隙含水层水平通道构成;初期砂岩含水层原始裂隙水对老空水涌出的封堵作用造成底板涌水滞后性、阶段性是由于含水层分布的空间位置所致,首先涌出砂岩裂隙水,其后为老空水及部分砂岩孔隙水,老空水水量、水压变化是造成涌水变化特征的主要原因。
2016年06期 v.43;No.230 37-39+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张鲜妮;王磊;
为了科学预测与评估煤矿采动引起的建筑物采动损害程度,在系统分析建筑物采动损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支持向量机理论,利用矿区典型建筑物采动损害案例,首次建立了煤矿开采影响下建筑物采动损害程度的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并测试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研究成果可为建筑物采动损害预测提供一条新的技术途径。
2016年06期 v.43;No.230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马祥;李君;薛奋全;张学启;
针对综放工作面末采阶段支架回撤过程中容易出现压架的问题,建立了顶板断裂来压力学模型,并根据顶板断裂前后的平衡方程推导出顶板在不同断裂形式下支护体、煤体内应力增量平均值的统一表达式。以神东矿区多通道快速回撤技术模式为研究对象,根据顶板断裂面与主回撤通道的位置关系分两种情况进行了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工作面回撤停采的合理位置应能够使主回撤通道处于顶板断裂面以外;回撤期间利用停采让压原理调节周期来压步距,采取在主撤巷道内加强支护、控制贯通前后工作面高差等措施,能有效保证综放工作面末采阶段的安全高效回撤。
2016年06期 v.43;No.230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所容;
采用MATLAB软件对采集的KCS250矿用湿式除尘器的噪声进行了频率特性分析,并基于改进的FXLMS算法,采用离线建模方法建立了次级通道模型。通过设计的主动噪声控制系统对采集的噪声数据进行降噪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FXLMS算法建立的主动控制系统对KCS250矿用湿式除尘器的噪声消声量约为5~6 d B。
2016年06期 v.43;No.230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赵彩云;郁钟铭;孙志东;刘昌祥;
为有效检验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将集对分析方法应用于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评价中,并以火铺矿为工程实例进行计算分析。在分析火铺矿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运用集对分析法对各级指标权重和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其结果可为决策者提供参考,并为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指明方向。该方法适用于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评价。
2016年06期 v.43;No.230 54-57+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陈法兵;刘金亮;王元杰;
首先利用Voronoi图(简称V图)理论对微震事件各通道的P波到时排序进行正确性判断,同时得出在正确排序条件下的震中限定区域,最终限定区域即为在此P波到时排序情况下所有可能的震源点所组成的集合区域。此区域的面积越大,表明可能的震中定位结果越多,但是真正的震源位置只有一个,因此震中限定区域的面积就可以表示震中定位误差的大小。最后利用某矿井爆破引发的微震事件进行了验证,表明此方法合理有效。
2016年06期 v.43;No.230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志刚;刘俊;郑三龙;刘军;
针对乌东煤矿5754502工作面回采期间瓦斯治理问题,根据井下实测瓦斯抽采数据对工作面回采期间采空区埋管抽采和顶板走向高位钻孔抽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取采空区埋管和顶板走向高位钻孔进行瓦斯抽采能明显降低工作面回风巷及上隅角的瓦斯浓度,特别是采空区埋管抽采措施对工作面瓦斯治理效果显著。通过对采空区埋管长度进行分析,得出45#煤层工作面采空区埋管合理深度为10~35 m,建议尽量不要超过35 m,最多不能超过100 m,以利于控制采空区火灾。
2016年06期 v.43;No.230 63-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施惠;王军;
针对马堡煤矿15108综放工作面瓦斯含量高、邻近层瓦斯涌出量大,以及工作面瓦斯易超限的难题,采用UDEC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综放工作面采场覆岩裂隙演化规律,确定出采空区瓦斯富集区。基于此,提出应用大直径走向长钻孔结合常规本煤层交叉钻孔、采空区插管等瓦斯抽采技术,现场实践结果表明:大直径走向长钻孔可实现断裂带卸压瓦斯的高效抽采,工作面瓦斯抽采率达71.39%,安全高效生产原煤68.1万t,累计抽采瓦斯505万m3,实现了煤与瓦斯的共采。
2016年06期 v.43;No.230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赵国飞;郭辉;刘唐圣;
针对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上隅角瓦斯浓度高的难题,在对采空区覆岩移动规律及瓦斯运移规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现场应用,对高抽巷与煤层顶板不同高度、与回风巷不同平距条件下,抽放瓦斯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煤层顶板高度取20 m、与回风巷平距取14 m时为高抽巷合理布置位置;现场抽放过程中瓦斯抽放率均在38.1%以上,瓦斯体积分数最高可达40.6%,平均为35.0%。研究结果稳定、可靠,能有效解决工作面及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可为类似工程问题提供参考。
2016年06期 v.43;No.230 71-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王琳;王广宏;董静;
以南山煤矿大倾角B8煤层区段煤柱留设为工程背景,以煤柱失稳为临界条件建立力学模型,理论计算煤层倾角40°时区段煤柱的尺寸,得出煤柱宽度留设20 m左右。建立数值模型进行验证,分别模拟煤柱宽度为5、10、15、20 m条件下煤柱的应力特征、岩层失稳特征,模拟结果表明,煤柱宽度留设15~20 m较合理。
2016年06期 v.43;No.230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明;
在煤巷掘进过程中为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以及防止工作面回采期间瓦斯超限,采用顶板巷穿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瓦斯;在工作面回采期间将顶板巷作为高抽巷抽采瓦斯。在恩洪煤矿122908工作面的试验及应用结果表明:顶板巷穿层钻孔可有效消除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瓦斯含量基本控制在8 m3/t以下;掘进进度由平均不足30 m/月提高到平均48 m/月,月进度提高60%;工作面回采期间高抽巷瓦斯抽采浓度为10%~17%,抽采纯量为2.32~3.56 m3/min,上隅角瓦斯浓度在1%以下。通过优化设计,实现了顶板巷"一巷两用"的目的。
2016年06期 v.43;No.230 78-80+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阮绍刚;李学忠;张凌;
在分析现有煤矿用全液压坑道钻机液压夹持器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动对中常闭复合液压夹持器的结构设计方案,以解决常用液压夹持器不能自动对中的问题。同时给出煤矿用全液压坑道钻机夹持器与动力头卡盘互补配置的建议,以有效防止跑钻事故。
2016年06期 v.43;No.230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易恩兵;曹建军;张永将;
针对深井综采工作面断层区域冲击灾害频发的现状,研究了断层区域力学作用机制,提出动静载叠加诱发冲击的原理。数值分析了综采工作面断层区域动静载叠加对巷道的冲击破坏效应,结果表明:工作面断层区域的高静载与矿震产生的高动载叠加,促使煤岩体所受应力超过其强度极限而发生失稳破坏;断层区域顶板断裂幅频中的主频成分主要分布在0~40 Hz。分析制订了冲击危险的控制对策,保证综采工作面断层区域安全回采。
2016年06期 v.43;No.230 84-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唐胜利;孟庄涵;徐拴海;刘小平;
针对薄基岩浅埋煤层过沟谷地形开采时工作面易引发动压灾害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数值模拟,对神东矿区哈拉沟煤矿22206工作面过沟谷开采过程中覆岩移动演化规律及引发的突水溃沙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2206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60 m,初次来压时动压现象明显;工作面至沟谷地形上坡段矿压显现最为剧烈。分析了采动过程中节理的发育特征及塑性区分布情况,提出工作面开采突水溃沙治理应以切眼处呈75°破断角位置对应的切落垮落带范围为重点治理区域。
2016年06期 v.43;No.230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田勇;张安明;
以新型煤化工煤粉制备系统为基础,以煤粉自燃爆炸基础理论为指导,结合企业内部涉及煤粉制备系统专项检查及现场实际情况,分析辨识了煤粉制备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煤粉着火爆炸风险,并提出控制煤粉爆炸着火的重点环节及相关技术措施,用以解决我国新型煤化工煤粉制备系统着火爆炸的安全隐患,对煤化工行业煤粉自燃、爆炸等灾害防治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016年06期 v.43;No.230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永琴;杨建均;何杨;
针对急倾斜煤层巷道受地质条件、围岩应力分布、破坏规律等因素影响呈现非对称性特征,造成巷道支护困难、变形规律复杂等问题,通过对现场巷道支护条件、破坏类型进行分析,提出巷道发生破坏造成多次返修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巷道支护选型的问题,进而研究了巷道断面类型选择对巷道破坏的影响。对异形断面、拱形断面、斜边+弧形断面等3种巷道断面类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对形成巷道断面后围岩的应力分布、破坏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比其差异,得出斜边+弧形断面在急倾斜煤层巷道支护过程中,有其独特的承载作用,可有效缓解巷道应力的非对称性对巷道的破坏影响。
2016年06期 v.43;No.230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田水承;杨鹏飞;李磊;马云龙;
在导致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中,情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对矿工不良情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矿工不良情绪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在相关理论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得到5个煤矿的样本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检验,提取出5个影响因素:环境因素、家庭因素、沟通交流、个人因素、组织管理,构建了矿工不良情绪影响因素概念模型。运用AMOS7.0软件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验证性分析,确定出矿工不良情绪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表明,对矿工不良情绪产生影响的程度排序为:环境因素>沟通交流>家庭因素>个人因素>组织管理。根据结构方程模型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措施。
2016年06期 v.43;No.230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6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1 ] - 何刚;朱艳娜;张贵生;乔国通;
为有效降低矿难事故发生率,亟需探究和明晰煤矿员工安全风险的形成机理。以煤矿事故成因为研究视角,借助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煤矿安全风险成因耦合仿真,解析同质指标与异质指标的耦合路径。采集案例煤矿数据,验证煤矿安全风险成因的耦合度,甄别出耦合程度最大的影响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在煤矿安全风险成因的双重耦合作用下,与煤矿作业环境耦合引起的风险最显著。据此指出,煤矿企业需要夯实安全管理,以降低客观因素的耦合程度,扭转矿难事故多发的现状。
2016年06期 v.43;No.230 103-106+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4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赵鹏飞;贺阿红;
不安全心理是造成煤矿事故的关键因素之一,事故的发生往往会造成较大的心理伤害。通过生理变化反映心理变化的途径,测试了应急状态下被试人员的心理变化程度,并用聚类分析法分析了情绪对应急状态下个体心理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应急状态下被试人员的心理发生了变化,情绪稳定型个体的心理变化要低于情绪型个体。建议煤矿的关键岗位应该配置情绪稳定型员工,同时对不同情绪类型的员工应该分别进行针对性培训,提高其情绪调控能力,最终避免出现不安全心理,降低事故造成的心理伤害。
2016年06期 v.43;No.230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安宇;刘大鹏;
为了降低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运用行为安全"2-4"模型设计的10条字段对2000—2011年的66起重大及特别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进行了个人行为层面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管理人员对事故发生的影响作用极大,但由于一线作业人员在作业现场,预防事故发生还需从控制一线人员的不安全动作着手。根据事故案例分析结果,提出了以安全培训为主,结合应用行为安全修正的解决对策方案。
2016年06期 v.43;No.230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正>~~
2016年06期 v.43;No.230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矿业安全与环保》是属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管,由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与国家煤矿安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共同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以报道煤矿、非煤矿山安全技术与矿山环境保护技术为宗旨,主要刊载内容包括:矿井瓦斯、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矿井通风防灭火技术;工业粉尘及可燃性气体、粉尘爆炸防治技术;矿山救援技术;矿井水害防治技术;矿山压力与井巷支护技术;安全与环境监测、控制技术;物探与岩土工程技术;煤矿安全
2016年06期 v.43;No.230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矿业安全与环保》杂志是属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管,由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与国家煤矿安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共同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科技期刊,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入网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原文收录期刊。报道内容:以煤矿及非煤矿山安全技术、矿山环境保护技术为主,包括矿井瓦斯、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与
2016年06期 v.43;No.230 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煤炭科学技术》(月刊,刊号ISSN 0253-2336,CN 11-2402/TD)创刊于1973年,是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管、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主办的综合性煤炭科技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史蒂芬斯数据库》《化学文摘》《地质学参考及预览
2016年06期 v.43;No.230 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选煤技术》杂志(双月刊)创刊于1973年,是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管、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研究院主办的国内唯一一家以"选煤"为主要报道内容的专业性科技期刊。创刊40年来,《选煤技术》杂志以"面向生产、面向基层,热心为广大读者服务"为宗旨,赢得了广大读者的信赖与支持,发行覆盖面一直稳居行业领先地位,可以不愧色地说,有选煤的地方就有《选煤技术》,搞选煤的人无一不知《选煤技术》!
2016年06期 v.43;No.230 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煤田地质与勘探》是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煤田地质行业学术与实用技术并重的综合性期刊,1973年创刊。主要刊载煤田地质、矿井地质、煤层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煤田物探、探矿工程等方面,具有较高学术、技术水平和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学术论文、新技术、新方法和先进经验等。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
2016年06期 v.43;No.230 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煤矿爆破》是由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煤科工集团淮北爆破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1983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国统一刊号为CN 34-1137/TD,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ISSN 1674-3970,广告经营许可证号:215。主要刊载国内外民用爆破器材与煤矿爆破技术领域的科研成果、学术论文、技术经验、文献综述、市场动态等,及时反映民爆行业的发展动态,注重创造性、新颖性、实践性和可靠
2016年06期 v.43;No.230 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本期数据